励志的成语

时间:2025-08-11 08:25:45
励志的成语 15篇

励志的成语 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励志的成语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励志的成语 1

1.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么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2.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反动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5.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6.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之处;桑榆:日将落时,余晖在桑榆之间,指日落处。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得到胜利、收获。

1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或缺乏通盘计划,只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得到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愿苟全性命。

13.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牛后:牛肛门。宁可小而洁,,不愿大而臭。旧时比喻宁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摆布。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里。连皮都没有了,毛又长在哪里呢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此基础上的'东西就无法存在。

15.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

励志的成语 2

1.水滴石穿

2.尽在掌握

3.厚德载物

4.更上层楼

5.不进则退

6.古为今用

7.囫囵吞枣

8.开卷有益

9.取长补短

10.水滴石穿

11.囊萤映雪

12.实事求是

13.废寝忘食

14.奋发图强

15.更上层楼

16.海阔天空

17.节节开花

18.尽在掌握

19.海阔天空

20.锲而不舍

21.人定胜天

22.夜以继日

23.勤能补拙

24.将勤补拙

25.笃学不倦

26.迎刃而解

27.手不释卷

28.书声琅琅

29.程门立雪

30.穿壁引光

31.春诵夏弦

32.读书三到

33.读书三余

34.秉烛达旦

35.求真务实

36.天道酬勤

37.好学不倦

38.牛角挂书

39.孜孜不倦

40.积极进取

41.精益求精

42.聚精会神

43.步步高升

44.贪多必失

45.求真务实

46.人定胜天

47.实事求是

48.持之以恒

49.滴水穿石

50.博览群书

51.学而不厌

52.博学强记

53.不耻下问

54.循序渐进

55.笃实好学

56.笃学好古

57.顿学累功

58.闭户读书

59.笃学好古

60.悬梁刺股

61.融会贯通

62.各抒己见

63.集思广益

64.先苦后甜

65.闻鸡起舞

66.贪多必失

67.天道酬勤

68.韦编三绝

69.耳闻则诵

70.一丝不苟

71.凿壁借光

72.知足常乐

73.专心致志

74.发奋图强

75.闻鸡起舞

76.先苦后甜

77.厚德载物

78.积极进取

79.节节开花

80.取精用弘

81.笃信好学

82.然荻读书

83.熟能生巧

84.勤学苦练

85.全神贯注

励志的.成语 3

1、奋勇拼搏,永创辉煌。

2、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3、团结奋进,永不放弃。

4、博观细取,厚积薄发。

5、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6、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7、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8、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9、奋勇拼搏,披荆斩棘。

10、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1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3、激情飞扬,超越梦想。

14、意气奋发,斗志昂扬。

1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没有播种,何来收获。

1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18、飞跃梦想,敢拼敢闯。

1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20、无限激情,无悔青春。

21、坚持到底,至死不渝。

22、挥动激情,放飞梦想。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5、一朝习惯,万事易办。

26、吃苦耐劳,磨练意志。

27、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28、公平公正,立德立信。

29、团结奋进,自律自强。

30、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1、短暂辛苦,终身幸福。

32、点燃梦想,铸就辉煌。

33、放飞 ……此处隐藏10995个字……加惊慌失措。这对局势的稳定太不利了。于是,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王凤的建议。

后来通过调查,大家才知道根本没什么大水。于是,皇帝对王商力排众议的做法表示赞赏,而对王凤则表现出不满情绪。王凤对自己的惊慌态度非常后悔,但又对王商怀恨在心。

后来,王凤的亲戚在太守任上玩忽职守,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王商要惩办他,王凤前来讲情。但王商素来铁面无私,没有给王凤面子,坚决地免去他亲戚的官职。从此以后,王凤对王商更加记恨了。

后来王凤采取阴险手段,对王商进行诬陷。汉成帝以为舅舅所说的是实情,就把王商的`官职罢免了。王商虽然丢了官,却得到了一个直臣的名声,天下皆知。

◎成语释义

面对困难或恶势力,不屈服、不低头。

◎故事出处

《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挠不屈。

◎出处译文

乐昌侯王商为人耿直,坚毅刚强。

励志的成语 14

前倨后恭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他是一位著名的策略家,非常聪明。

苏秦曾经到秦国去游说,向秦王陈说天下大势,显示自己的才华。可是秦王有眼无珠,觉得他没什么才能,只会夸夸其谈。

回到家中,他的父母、兄嫂,甚至是妻子都觉得他这辈子不会有出息,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特别是他的嫂嫂,经常白眼相向,对他冷言冷语,骂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说若是他这种人都能出人头地,这个世界就太怪了。

苏秦非常生气,于是发愤苦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后来,他研究出一套合纵之术,就是联合六国,合起来对付秦国。他先去游说燕王,很快得到赏识,拜为当朝相国。后来,他又奉命到赵国游说,又被赵王欣赏,挂了相国之印。再往后,他又去其他四国洽谈联合事宜。其他四国早被强秦欺负苦了,见到苏秦的主张可行,就都封他为相国。

这样一来,苏秦就挂了六国相印,成为权倾天下之人。有一次,他去楚国议论国事,经过家乡洛阳。他父母知道了,就将庭院打扫干净,摆下酒席,并率领全家人,到三十里之外迎接他。他的妻子、兄弟只顾低着头,看都不敢看他。他的嫂子则伏在地上,规规矩矩地拜了四拜,向苏秦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

苏秦笑了笑,对嫂子说:嫂嫂,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对我又这样谦卑,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他嫂嫂又惭愧又害怕,对他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你现在地位高、金钱多啊!

苏秦听了,不由叹息了一声,说:同样是一个苏秦,富贵时亲戚们惧怕我,贫贱时连父母也瞧不起我。人世间不以贫贱富贵对待别人的,又有几人!

◎成语释义

原先傲慢,后来恭顺。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倨:傲慢。

◎故事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出处译文

苏秦的嫂子则伏在地上,规规矩矩地拜了四拜,向苏秦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苏秦笑着对嫂子说:嫂嫂,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对我又这样谦卑,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直言不讳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淮北各军。可是此时的刘波正身染重病,闭门不出。

接到天子命他北上的诏书,刘波感到非常为难。他的身体很虚弱,这使他不能在平定北方的行动中建立功勋,可是他又不能说:皇上,您的任命错了。因此,刘波的内心非常矛盾。

刘波想了一阵,还是觉得不能贻误国家大事,就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真实意见,供朝廷进行参考。他边写边想,如今自己身染重病,皇帝就是看到奏疏龙颜不悦,也不便责备他这个病人。

他写道:我想起本朝开国的`历史,再联想到如今的时势,因此暂把戒律放在一边,放肆、直率、毫不隐瞒地把所想到的话都讲出来,希望您能采纳我的意见。

在奏疏中,刘波不但指出自己无法承担重任,还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治国之术,以及怎样任用人才都写在上面。

没想到刘波的病情越来越沉重,等到他写好奏疏以后,就一病不起,去世了。

◎成语释义

直爽地、毫无忌讳地把话说出来。也作直言无讳。

◎故事出处

《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出处译文

我想起先前的历史,再联想到如今的时势,因此放肆、直率、毫不隐瞒地把所想到的话都讲出来。

:绝伦超群

三国时期,刘备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刘备对他们非常重视,与他们亲如兄弟。后来刘备吃了败仗,依附荆州刘表,他们不嫌刘备势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他。

曹操率军攻打荆州时,刘备为了保存实力,只得率部南下,准备渡过长江,再作打算。他派关羽率领几百战船的军队先走,与他在江陵会合。曹操一心想擒拿刘备,在他身后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当阳长坂。在危急的情况下,刘备丢弃妻子,往东北方向狂奔,恰好关羽的船队赶到,将刘备接走。从此,刘备对关羽更加信任了。

刘备在长坂退走后,与孙权的军队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使其退走。

赤壁之战后,刘备统率军队不断征讨,夺取荆州全境。关羽因为能力出众,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于长江北岸。

刘备得了荆州后,又占领了蜀地,收降了名将马超。关羽听说马超的本事很大,就写信给军师诸葛亮,请他向自己介绍一下马超的能力。诸葛亮了解关羽,知道他不愿意看到别人取代自己的位置,便给他回了封信:马超文武双全,非常勇猛,是一代英雄,与汉初大将黥布、彭越等人相仿佛,与张飞的本事不相上下。但是,他绝对不能和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提并论。

◎成语释义

比喻超过众人,同辈中没有人比得上。超群:超出众人。绝伦:独一无二。

◎故事出处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出处译文

马超文武双全,非常勇猛与张飞的本事不相上下。但是,他绝对不能和你这个超出众人、独一无二的美髯公相提并论。

励志的成语 15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这也说明了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励志的成语 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