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名人语录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语录的情形吧,语录为文体之一种,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语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名人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名人语录1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9、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曾国藩名人语录2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4、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5、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7、君子大为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在虚心这一点上。
8、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
9、天下绝对没有容易相处的境遇,人间哪里有空闲的岁月。
10、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曾国藩书信》。
12、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曾国藩书信》。
13、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书信》。
14、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望两君日以斯言训做之。——《曾国藩书信》。
15、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橡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柱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倘使根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溃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曾国藩书信》。
16、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当析细察。——《曾国藩书信》。
17、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家书》
18、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曾国藩家书》
19、总要养得有的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曾国藩家书》
20、和字能过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家书》
21、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曾国藩家书》
22、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曾国藩家书》
23、见得年纪已大,功名无成,遂有懒惰之意,此万万不可。——《曾国藩家书》
24、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家书》。
25、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家书》。
2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27、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2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
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30、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曾国藩
31、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32、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曾国藩
33、善人 ……此处隐藏15471个字……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37、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38、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39、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40、巨石咽江声,长鸣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战绩,永奠湖湘子弟魂。
41、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42、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
43、生死何奇,且完却一生忠孝;哀荣毕备,只益增九陛忧劳。
4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曾国藩
45、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4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7、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48、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
4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50、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曾国藩
51、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曾文正公全集》
5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曾国藩
54、凡家道所以可久者,恃长远之家规,恃大众之维持。
55、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6、上智安行乎善而天所晞避;中人觊福虑祸,故强为善而不敢为恶,下愚憨不畏祸,故肆为恶而无所忌惮。
57、从前各种譬如昨日死,从后各种譬如今天生。
58、人该省事,不应怕事。人该脱俗,不行矫俗。不应顺时,不行趋时。
5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恭顺。
60、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曾国藩名人语录121、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5、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6、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7、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8、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9、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1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3、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1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5、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6、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7、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8、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0、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2、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23、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4、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26、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7、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9、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3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4、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5、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6、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8、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9、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0、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4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3、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4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4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8、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49、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51、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5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3、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54、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5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56、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57、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58、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60、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