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演讲稿

时间:2025-09-19 08:25:44
中学教师演讲稿(15篇)

中学教师演讲稿(15篇)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师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教师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是第x个教师节,是我在进校度过的第x个教师节,也是我第四次在教师节被学校评为出色教师,我的心情既激动又愧疚,因为,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既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又没有什么出色的成绩,做的只是分内事,在坐还有很多老师比我付出的更多,工作也更出色。因此,在此我真诚的感谢领导对我的关心和信任,感谢同事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有人说过教师从事的是一份良心工作,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到师训部工作后,我并没有因为少了期末考试评比的压力,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每每在会上听到校长说我们是“师者师”这个称号时,我就深感责任重大。我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为了尽量无愧于这个称号,我把学习放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工作之余阅读了很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每天我都会浏览教育名家的博客,并加了x等教育名人为好友,以便及时关注课改动态。今年暑假的远程培训面授班,学校给我安排了20xx年版稿《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任务,尽管网上还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所有的内容要一个字一个字打上去,我也非常乐意接受这项任务,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时,我不懂就问,记得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至少多2,先颠倒三个数字的顺序做减法,再颠倒差的顺序做加法,结果都是1089,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为了能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我不仅虚心向王老师请教,而且将这个问题发布在百度文库上悬赏10财富值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我是个智商不高的人,但是努力是我不懈的追求!

最后,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衷心的祝愿各位教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学教师演讲稿2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我是一位很普通的教师,平凡的我却因为我的职业而不平凡。朝朝暮暮,岁岁年年,奔波在校园小径,耕耘于三尺讲台,转眼就是二十年。二十年,红尘俗世,沧海桑田,憔悴了容颜,终不变我勤奋浇灌花朵的那片痴心与忙碌身影。

平等、理解、尊重、信赖、民主,这里是校园。生命缘于爱,教育缘于爱,这里让爱飞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

比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师德,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时间过去,一年又一年,我所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学校文明班集体;我所带的学科考试成绩总是名列榜首。孩子们在进步成长,一个个家庭充满了希望。我努力过,付出过。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孩子们,给予了我丰厚的赠予与回报。领导们信任我,同事们喜欢我,孩子们热爱我。

走出校园,迎接我的又是无数的笑语盈盈,那儿更多的是我的孩子们和充满感激之情的家长。我的过去,我无悔。我的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平凡的工作琐碎,琐碎的工作,他人眼中平庸,可在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教育者心中,却兀自生花。天底下最阳光的事业,回报更是最公平的。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谢谢大家!

中学教师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学教师的经验一位老师朋友苦恼地告诉我,他班上的一些学生非常淘气,不仅在课堂上分心,互相交谈,做鬼脸,耍花招,而且经常在课后制造麻烦。起初,只有几个学生,老师能够“控制局面”,但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一小群调皮的学生。由于这个小团体的存在,这个班最终成为学校著名的“无序班”。有一次,在学校的一次无线电运动比赛中,两个学生开始在队里打架。老师使用了各种方法来纠正这种情况,包括口头警告、换座位和向父母求助所有这些方法都被使用过,但似乎都没有效果。看到这位老师焦虑的脸,我深深理解他的心情。然而,那时我还年轻,没有经验。我不能给他好的建议和解决办法。我也很高兴我们班没有这样的“小组”。否则,我就像这位老师一样深陷其中,不知道该怎么办。

事实上,对教师来说,除了教学压力之外,教师繁琐复杂的工作还在于对学生的管理。管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有时教师在学生管理上比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精力。每个老师都不能避免这一点,因为没有管理就没有教育和教学。但有时因为方法不到目的,什么简单什么不简单,班级管理的效果往往很小。带着这些困惑,我一直在寻找--最近,我读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困扰我多年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释。谈到管理,我们经常想到纪律、规则、规范、惩罚、批评、表扬、鼓励等等。也许没有一个教育家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成功地处理学生管理问题。他注重现实的建构,反对空洞的要求和规定。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为许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详细的例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处理学生管理问题时,他反对纪律,认为基于纪律的教育实际上会把孩子变成孤独的人,使他失去对周围世界应有的情感反应。他强调,不应该让学生理解“不”和“不”的意思,而应该让他们相信“应该”和“必须”是什么意思。

有一位家长,当他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他很沮丧。后来,他禁止孩子们上网,也不给他们零花钱。他规定孩子们放学后必须立即回家。孩子们回家后,他把孩子们锁在房间里,相信一切都会好的。但是后来,家长痛苦地意识到孩子偷了同学的钱,逃 ……此处隐藏14267个字……

(l)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是基础,信任学生是表现。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涌起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犯过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

(3)体贴入微,严格要求(宽来相济)。教师要对学生体贴入微,更要严格要求,两者不可偏废。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从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一是严而有“格”: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

二是严而有“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要求,得当处理;

三是严而有“恒”: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持之以恒,

四是严而有“方”: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二、师生关系新理念——平等、民主、合作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

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

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

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

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三、如何实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最迫切的是实行教育民主

“尊师爱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师生们的行为准则,但在实行中,老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尊师”,而忽视了“爱生”。现代教育理念提倡的应该是“互尊互爱”,或者说是“爱师尊生”。

学生上课可“插嘴”,这在西方国家根本算不上新闻,然而“上海东格致中学大胆革新教学方法,在刘大年老师的地理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却成为《文汇报》1999年12月31日头版新闻。凡是去过美国读书的人都会深有感触地说:“美国的学生上课真是太自由了,学生不仅可以随时发言,而且还可以同老师辩论,老师和学生没有上下之分,而是平起平坐,充满着宽松和谐的气氛。然而在中国,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上课只能俯首帖耳,不能乱说乱动。学生上课要想发言,必须是在老师提问时,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受校规处罚。某地一老师给一喜欢”插嘴“的学生在嘴巴上贴”封条“——用塑胶布将嘴巴粘住,令其无法张口讲话。这样的”今古奇观“也是算是中国教育的”特产“了。

2、最需要的是学会宽容。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实在令人深省:

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生活在敌意中,他学会的是斗争。

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的是耐心。

生活在勉励中,他学会的是自信。

生活在公正中,他学会的是正直。

生活在保障中,他学会的是信任。

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的是感激。

生活在认可中,他学会的是自爱。

生活在真诚中,他学会的是头脑平静地生活。

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学会的是在世界上寻找爱。

请反思一下:”您所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3、最真诚的是要学会与家长沟通

首先要肯定孩子,要及时告知孩子的进步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个家长不喜欢听到自己孩子进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讯带给家长,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联系。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校互动。

其次是要用爱心和耐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要有一颗发自肺腑的,对学生充满热情的爱心,同时要有对学生足够的耐心。现在的孩子不管有什么事情,错的都是别人。面对这样的群体,我们要有耐心,并且注意语言分寸。语言是能很好的驾驭批评的艺术,让这类家长了解孩子不对的地方,认识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伤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真心在关心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应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只有出自真心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接受。

第三、学会倾听,体谅家长,是构建沟通的艺术桥梁

教师要善于聆听,并积极地给家长以反馈,要有策略地向家长描述孩子的行为,巧妙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在描述孩子的行为时,要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孩子是充满信心和关爱的,从而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体谅学生,体谅家长。要注意场合,还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尽量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注意语言的婉转,即要使家长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又要他能冷静的看待孩子的问题,为接下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打好基础。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不会出现林的师德事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最后我愿意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无私大爱厚积——追寻教育人生的体验性幸福性和谐性精神的有序发展。

《中学教师演讲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