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备】初一作文集合九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作文 篇1
年味,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父亲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然后,我们就去走亲访友了,家家户户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喜庆的中国结,并且相互赠送礼品,送红包,拜年问候。从这个时候,我已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整个房间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晚上,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谈笑风生,整个房间充满了温情。
看春晚当然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一支支美丽的舞蹈,一个个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弦的杂技以及魔术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么令人期待。
当然,最勾引我们童心的东西非烟花莫属了。年夜饭还未吃完,楼下早已传来“噼噼啪啪”的烟花声,那就像一声声集结号,我和表哥再无心思吃饭,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备好的烟花,冲下楼去。楼下早已聚集了一群邻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凤凰”,摔炮也来凑热闹……晚上十二点整,“嘭——啪——”一声声炮响把我儿猛地惊醒,往窗外一张望,只见外头火树银花,照亮了夜空,可谓壮观啊!
有句话说得好,“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更上一层楼!
初一作文 篇2
在忙碌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或许,是电脑游戏;或许,是淡淡书香;或许,是流行歌曲。我的另一片天地是潜心烘焙和享受美味的蛋糕。
我是一个十足的小吃货,蛋糕是我的最爱。那口感绵软入口即化的甜蜜点心能让我漂浮在幸福的云端。随着年龄的增长,买来的现成蛋糕已经不能满足我挑剔的胃口。为此,爸爸特意给我准备了全套的烘焙设备。
学习之余,带着一份好心情,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制作蛋糕。作为“资深”的烘焙师,我深深地知道,烘出一个好蛋糕,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的直截了当。我把所有的器皿刷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厨房纸仔细地蘸干容器里的水滴,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各种配料,娴熟地敲开蛋壳、分离蛋清和蛋黄,筛出光滑细腻的面粉。像走钢丝那般的小心,像挑鱼刺那样的细心,像教学生那般的耐心,调弄、搅拌、打发……最后,小心谨慎地把那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奶黄色细腻面糊倒进形状各异的模具中,震出气泡,满怀爱心地送进烤箱,定好时间,开启静静等待的模式。
随着烤箱“叮”的一声响起,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厨房,迫不及待地取出蛋糕,闭上眼闻一闻蛋糕散发出的香气,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小心翼翼地咬下一角,奶香萦绕着舌尖,然后大快朵颐地狼吞虎咽,觉得享受这样的美味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把新鲜出炉的蛋糕分送给朋友、邻居,她们灿烂的微笑,陶醉的吃相,给我的好心情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釉彩。
憧憬若干年后,每天我的烘焙店门口,人们排起长龙争相购买新鲜出炉的“限量版”蛋糕,我顿感前程似锦,不觉笑出声来!
初一作文 篇3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天空也像被蒙着一层幕布,灰蒙蒙的一片。然而就在这有些沉闷的空气中,却飘来几缕浓郁的墨香。
汉字一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字,被外国人称为方块字。不仅结构美观大方,而且表意准确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当你看到古代大书法家书写的汉字时,必定会更加震撼。看王羲之写的字,犹如一阵雄浑的风迎面吹来,带着三军不抵的气势,入木三分。而看李白的字,也许会自成“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洒脱与浪漫吧。但唯一不变的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古朴气质。
在校园中,老师也时常提醒我们要把字写好,字就是人脸。但就是有些同学是例外,当老师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原本还心平气和的她,会气得变成了一头发怒的狮子,仿佛连空气体会到了老师的愤怒,微微有些粘稠。老师不仅会把字迹潦草的作业给撕掉,还会在作业上批上“你的字是火柴拼的吗?”几个大字。
有一些同学则会幸灾乐祸的笑起来,暗自庆幸自己的作业没有被老师撕掉。
现在,汉字毫无疑问是我们中国引以为荣的国粹,可许多人仍旧不重视它们,觉得练字根本毫无必要。与此同时,空气中那浓郁的墨香,仿佛淡了许多,活跃的韵味,也像被人抽走了精神。
也许你逃过了老师的检查,就变得置身事外。我们难道不该反省一下自己呢?也许,在你学会“写字”时,当被别人愧于拿出自己的字,我们就能大方的亮出自己。也让我们的国粹,连带着墨香与书韵生生不息。
尽管现在是智能时代,人们都使用键盘和甚至是语音打字,但我相信只有用笔才能写出最好看的文字。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而那书韵与墨香的沉淀,又何尝是一朝一夕的是呢?
初一作文 篇4
上周六,我跟妈妈去希希姐姐家作客。希希姐姐在读三年级,她的房间里有好多书和练习册,当然,还有那架大大的、漂亮的钢琴。临走时,妈妈向姐姐借了阅读书,她让我回家没事时自己学着读读里面的短文,并且让我看后,把文章的主题说出来。
这周二,我读了第一篇短文,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够有趣,居然是《嗯 嗯 嗯》,奇怪吧!一看到这个有意思的标题,我就特好奇,有了一种想知道它说什么的冲动。一口气读完,我马上跑去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读个有趣的故事给你听!” “好啊。”妈妈对我说。 于是,我把故事读了一遍,妈妈也觉得很有趣。
听完故事,妈妈问我:“享享,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妈妈,什么叫主题啊?”
“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写文章的人要我们知道什么,他写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故事要我们好好识字,不要像小豆子那样,不好好识字,只能‘嗯、嗯、嗯’的,同学都笑话他了。”
“说得很对!”妈妈夸奖道,接着,她又问:“那我们识字是为了什么?”
“我知道,故事里的老师说:‘不识字,怎么读故事书呢?’。识字,就是为了自己看书。”
“太对了!识字是为了以后独立阅读,多读书,才能学到更多知识和本领。”妈妈高兴地说。
啊哈!这真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它不仅有趣还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学习识字的道理,真棒!
初一作文 篇5
回忆像一部电影,而我则是一个观众,默默的看着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孩子从小长大的过程,里面充满了悲伤、难过、快乐、兴奋和幸福,人生百味都浸在里面,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都刻画的十分细致,十分精彩,令我神往。
在电影里,一个幼稚的孩子坐在父母身边笑着,心里洋溢着幸福;在电影里,一个天真的孩子坐在地上,自己开心的玩着;在电影里,一个小学生满脸坚定,充满信心的面对未来的考验;在电影里,一个初中生在获得好名次的时候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这些电影里的片段,感觉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电影进入了高潮阶段,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让电影中的'孩子措手不及,可在观众席的我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的办法。电影已经放了一个小时,每次即将发生的事我都可以预见,仔细想了想,发现我自己的经历与这部电影是完全一样,连我几乎快要忘记的事情也变得清晰,历历在目。我抬头仰望天空,却看不到一颗星星,我再一次深陷于这部电影,不,这不是电影,这是我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回忆。我眼前乱成了一片,我的内心迷茫了起来,不知所措。但在这迷茫中,我又发觉了一件事:在我的回忆中,本该是曾经眼前看到过的景象,然而看到的却是事物的全景,曾经的自己和曾经的经历。原来我置身于第三人称视角,一个旁观者。
在这个视角中,我明白了很多很多曾经不曾明白的事:某些时候用他人的多个角度来看着一件事情,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综合多个视角看到的事物,才是一个事物完全的样子;利用不同人的视角看一件事,会看到他的内心,看到他的想法,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可以让我的未来有更多的未被发现的路可以走,面对状况也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办法,更利于我的成长。
当我再次抬起了头,天空中居然群星闪耀,连月亮也出来了;璀璨的星光和月光照耀着我,我的心恢复了平静,回到屋子里,原来我已经沉思了几个小时。
初一作文 篇6
最近,总是艳阳高照,乌云姐姐好像生病了似的,好久都没出门了。而今天,乌云姐姐却带着小雨点们出来玩耍,大清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
那细细的雨丝,似花针,像牛毛,如柳絮它们在风姐姐地带领下,自由自在地飘飞着。有的飘到花草树木上,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它们;有的飘到大地上,像清洁工似的,一点儿一点儿地清洗大地妈妈的脸;还有的飘到农作物的身上,为它们补充水分……我收起雨伞,尽情地享受着雨点儿的按摩。啊!冰冰的,凉凉的,真是舒服极了!
我早已走进了学校,但雨却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初一作文 篇7
我是一个活泼、外向、粗心的女孩。我喜欢和我的同学一起玩,所以我不喜欢一个人,但是那些时代改变了我。我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每个人画一株植物。所以我和我的同学约好去乡下画画。我来到一个小森林。我看到的是挺拔的树木和清脆的鸟叫声。这是我第一次接近大自然。我被这一切征服了。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坐下来讨论要画什么。所以我们一个接一个分开了。
我独自坐在一棵杨树下,看到我的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我的心突然充满了恐惧,我不知所措。除了听到几只鸟在叫,这里太安静了,好像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抬头看天空,突然发现天空是如此的蓝,树叶是如此的绿,鸟儿的声音是如此的轻而脆,闭上眼睛深呼吸。即使空气如此新鲜,我也感到轻松愉快。我周围的宁静让我紧张的心平静下来。我把我想画的植物一个一个画出来。
此时,我似乎忘记了一切,沉浸在一片宁静中。也许我的个性影响了我。只要我遇到一点困难,我的心就很难平静下来。我不喜欢写作。每次老师给的作文对我来说都是最麻烦的事情。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对我来说更难写的作文。我百感交集。如果我不写,我会被批评的。然而,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我不耐烦了。这时,我的父母看到了我的想法,安慰我说:“我的孩子,我的心必须平静下来。
不要被我周围的东西感染。仔细想想。我相信你会写信的。”“听到父母的话,我尽力让我的心平静下来,但我做不到。听到其他孩子在公园玩耍,我的心也飞了出来。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作文。天快黑了,但我一个字也没写。我坐在书桌前发呆,渐渐失去了一点声音,只听到桌上闹钟的声音,好像在提醒我赶快写。
我想了一会儿,发现它是如此简单,一个完整的作文完成了,我笑着高高兴兴现在我突然喜欢上了平静的感觉,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潜力,只有认真地思考、思考、冷静下来。
初一作文 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古时候人们就在每年的今日组织活动:唐代赏月,玩月颇有盛行;北宋拜月说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互换月饼,取月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灯谜、吃月饼、祭月等等。
同时在我国古代神话中,月亮中有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望远镜,“阿波罗”登月计划将诗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丽的明月是一片空寂,连一样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却希望月球上的广寒宫、嫦娥、玉兔和吴刚都存在。美丽的月亮上一片生机,桂花树郁郁葱葱;粉装玉砌的广寒宫中,嫦娥正在奏乐;玉兔拿着捣药杵为她伴奏;外面的吴刚,时而摆动阔斧,砍向桂树,让天空落下一阵桂花雨,时而提着酒壶,畅饮桂花酒。这境界是多么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样美丽。空中布满了繁星,一连串的闪烁、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实表面是如此庞大。在这浩瀚、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有无数颗在闪闪烁烁的繁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明月时而亮,时而暗,月色朦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层飘动着的云雾。月亮不是圆月,它现在呈了弯腰皎洁的月亮。虽然黑夜,云雾散开后,世界变的如同白昼,万物都能清晰看见。沉迷的明月身旁飘荡的是云雾,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轻薄透明的,月亮是洁白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夜色越来越浓,阵阵秋风送来了点点寒意,皎洁的月光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初一作文 篇9
理想是年轻的,却又是古老的;理想是现实的,却又是梦幻的;理想是触手可及的,却又是遥远的;理想是人人皆有的,却又是举世无双。轻盈的理想与沉重的现实交织在了一起,奏响了命运的欢呼与抱怨。但,理想是与现实相联的,却又高于现实,它是使人用心的羽翼飞翔的力量,也是使人折断了羽翼的绝望。
现实的存在,就像一座银行,人往里面存入一生的贮蓄——才能,当你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理想时,就会需要贮蓄——才能。
金钱是由工作换取的,那么,才能呢?自然是由学习换来的。这里的学习,并不是指中国现在的教育下的“学习”,中国现在的学习,是死的,是毫无灵气可言的,它不允许有自由的创造。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讲述“真理”,学生们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未来,工作,如果有人问到他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很迷茫。
鄙人认为,中国教育的失败,应该是源于它就像一个工厂在制造零件一样死板,没有顾及到学生自身的差距。一个班,五十多人,一个老师教一门课,这教得来吗?
所以,鄙人认为,若要中国的孩子拥有理想,拥有自我,改变未来,就要从中国教育开始改变,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