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设计专业实习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筑设计专业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筑设计专业实习报告1今年暑假至今,我有幸来到xx市建筑设计院十所实习,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作为xx市最好的设计院,全国前十的设计单位,我很荣幸,对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倍感珍惜。
一、初出茅庐,熟悉工作流程
大学四年的学习,自认为对建筑已经了解很多,在学校期间设计过很多课程作业,来到设计院才感觉学的那些东西都是皮毛而已。设计院是一个庞大的团体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刚进设计院没什么事,熟悉一下常用的软件以及单位以前做过的设计,施工图等,看着大家熟练的操作cad,运用自如,各种快捷键让我佩服。看着大家这么忙,真想上去帮忙,鼓足勇气,给大家帮忙,要活干(当时以为自己有这个能力),都被大家委婉的拒绝了,后来我知道,施工图的工期紧,画图复杂,对于一个刚从学校出来的牛犊子,根本无法胜任。在与同室交流中,发现建筑设计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不是几张图就能搞定的事,每个人在某一个环节都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建筑大致的工作流程如下:
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和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平立剖面、结构水暖电的设计)——建筑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施工完成——装饰公司进行装修——交工——有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其实每个过程又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人在其中的一部分负责。
建筑设计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整个建筑能不能建起来的关键部分。熟悉了工作流程,后来我被调到方案设计组,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建筑方案设计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每个建筑师都顶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前行,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为建筑设计,奉献自己的青春。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几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好几个方案的设计。
正赶上单位正好有一个xx市住宅项目,带我的是李工(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方案组的带头人),我的任务是完成整个项目里面所有的配套建筑,其中有小学、幼儿园、商业等其他配套设施。考验我的机会来了,我很兴奋,面对这么多活我压力很大。理清头绪,一步一步来。先设计小学,小学在学校的时候没有接触过,所有的都要从头开始,翻阅资料书,查规范,考虑24班的小学需要什么功能,面积是多少,经过两天的查阅,我列出一张功能表,包括,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音乐、舞蹈、美术、多媒体、合班教室、展览室、活动室、卫生间等,还有一个足球场、看台、体育器材室。
结合这些工作有个大致的面积指标表。功能与面积搞定开始想平面布局,李工已经把大体的建筑体块设定,基本上是一个L型平面布局。把列出来的功能表按照面积,有利的交通组织,各个功能利用率的大小进行安排,做平面设计时也要考虑立面的造型,整体的形体关系,各种问题迎面而来。
经过一天的熬夜,反复改进,总建筑面积为13100平方米的建筑平面已经完成,忐忑的给李工看,李工给出很多修改意见,进行悉心指导,告诉我先画草图,多花多比较,后来又做了两三个不同布局的平面,对功能重新组合,设计的越来越理性,经过一周的反复改正与调整,小学基本完成。
经过这一周的设计让我意识到很多问题,首先很佩服李工的设计能力,以及对我悉心的指导,还有他那流畅的小图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其次,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要虚心学习,多看一些别人做的设计,充实自己,提高能力,最后,建筑设计不是简单的过程,而是功能、平面、立面、造型、体块关系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定下来的。
我以为我这样的设计就能完成了,谁料,真正项目的设计不是建筑师一个人能定的事,还有甲方、规划局,经过一轮轮的汇报,一次次的修改。今天甲方让你修改,明天规划局让你修改,作为一个建筑师,要在甲方、规划局、自己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个方案要让双方都能通过。做一个方案,既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又能使各方都能达到一个满意。建筑师在整个设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承上启下,也能平衡各个方面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继续跟李工一起设计一个位于xx市xx区人民公园对面的xx中学,建筑面积也在10000平方米左右,因为用地紧张,所以设计时除去各种硬性的规划红线外,和一些设施除外,最后的大体块又是一个L型,这个方案一直改,大概每周一次,平面功能调整基本差不多,立面做了三个风格的建筑(现代、简欧、简中)。规划局和甲方都汇报了无数次,到现在方案还一直没有定下来。
在设计院时间越长,真正的设计需要各个单位的相互配合,最后才能完成整体的目标。方案设计阶段是最消耗人力物力的阶段,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也许改来改去又回到原点,那样我们也要去不断的尝试。有时候觉得马上看到曙光,可能某些地方不符合相关单位的要求,推倒重做,一切从零开始。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是最考验建筑师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的,作为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我奋力前行着。
三、建筑扩初设计
建筑方案一旦通过,扩初设计马上展开。如果方案是一幅画的话,那么扩初设计就是一幅画进行分析、分解,小到一个笔触都要精确的表达出来,要精确到每一毫米。现在设计院分工明确,从方案设计一直到最后的施工图设计,都是有不同的团队来完成,每个个体都是其中的一个小螺丝钉。我在方案组做设计,有一个小商业是自己完成的,因为工期紧,扩初设计业落到我的头上。
这是一个小的公共建筑,一个主要的沿街立面和两个侧立面,方案设计阶段经过反复的推敲、改正、最后完成。第一次接触扩初,心里没底,不知道画到什么程度,找到以前单位所画的扩初图,反复看,其实说实话,任何时候都是眼高手低,看的时候觉得都挺简单的,一到自己真正画一份图,发现很多的问题。开始动手画图,遇到不懂得地方就问李工,扩初设计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一周左右。因为做设计的时候,画的都是草图,和一些简单的cad勾图,所以扩初就很困难了,但是我还是充满信心,一定要把他们画好。
扩初就要是真正实施建筑的开始了,对于平面的布置、柱网、柱距、墙体以及对立面的影响都要考虑到,这个阶段经历很多细微的调整,最后确定下来的平面和立面。当这一切都搞定,我以为大功告成,交给一个有丰富经验扩初设计的同事,问题又出来了,涉及到立面的材质、颜色、窗框的大小等等,很多我以前都不知道的问题。
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作为一个设计者这些问题我都不知道到底这个材质叫什么,我只是给了一个颜色而已,遇到问题求助李工,经过沟通,把所有的问题都定下来了。我所画的扩初图里真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时间紧,所以那位同 ……此处隐藏17154个字……面功能分区的修改很受限制。因此我领悟到,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规范弄得非常熟悉,要不然就会使后面的施工图难以进行下去。
几乎花了两周的时间,一边找方案设计人,一边找黄师,向他们请教解决的办法。终于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随着施工图的进一步深入,要与结构的一起确定住宅的结构,这时问题又出现了,原来已经调整好的平面图,因为结构的原因,有的地方有得重新调整,这一调整又跟着要调整立面。等结构的差不多确定下来了,我才能将施工图进行下去。这时问题又来了,由于真正施工图的详图深度比较深,有许多规范都不知道,所以感觉很沮丧,但最终还是虚心学习,查看资料才解决的,总算过了这关。
随着施工图的进一步深入,该画详图了,这可是我的弱项,因为在学校基础不牢,真正标准的详图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做法我也根本见都没见过,所以搞清楚花了很多的时间,压力很大阿。再接着就是提资,给水和电的,提资之后,平面图又做了些改动。
随着交图期限的一天天临近,我就得自己加班加点的赶。终于到最后的冲刺阶段了,就是要将目录、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构造装修表和门窗表等全部准备齐了,打印一份完整的A3施工图出来给设计人和校核人检查,这次检查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绘图不规范,再就是有些做法不符合现实。更改过这些之后,就到计算保温节能方面了,比如,窗墙比,遮阳系数等,这些都要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写到的。等这些都计算好之后,就可以将图交给黄师审核了。等这些都做好之后,就是出图,终于这个施工图算是做完了。
越到后面就越紧张,压力越大,但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让我感到很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师傅和同事们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教会我我怎样用快捷键,作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几个小技巧,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建筑设计专业实习报告8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景观建筑设计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